近年來國內較普及的果園灌溉方法有多種多樣,浸灌、人工澆灌、節水滴灌、高位噴灌、簡易噴灌。但是,這些技術都或多或少有他們的不足,浸灌浪費水成本高,人工澆灌成本高效果相對較差,節水滴灌一次性投入低、節水高效,后期維護簡單,高位噴灌一次性投入高,節水效果較差,效果明顯,簡易噴灌一次性投入相對低廉,節水較高效,節省成本。
介紹一下五種國外果園灌溉的新技術:
1自動灌溉
此技術由法國國立農藝研究所發明。他們研制出自動灌溉裝置,即在果枝等部位,安置一些特制的“觸角”,以測試作物的細微變化。當作物不能從土壤中獲取水分、必須消耗本身果枝中水分時,果枝就會出現外形縮小的跡象,“觸角”便能立即將其譯成信號傳給計算機,計算機便啟動灌溉裝置,進行灌溉。
2負壓差灌溉
此技術由日本發明。將多孔的管道埋入果園的地下,依靠管中水與周圍土壤產生的負壓差,進行自動灌溉。整個系統能根據管周圍土壤的干濕程度,自動調節水量,使土壤濕度保持在果樹生長最適宜的狀態。
3地面浸潤灌溉
此項技術由日本發明。灌溉時,土壤借助毛細管的吸力,自動從設置的含水系統散發器中吸水。當含水量達到飽和度時,含水系統散發器自動停止供水。由于系統含水散發器的流量僅為0.01g/s,鹽分無法以溶液狀態存在,使土壤的浸潤區變為脫鹽的淡水。因此,采用這一系統可以用含鹽水灌溉而不會破壞土壤。
4坡地灌水管灌溉
此項技術由俄羅斯發明。管長150~200m,管徑為145mm,各節管子之間用變徑法連接,保證各段孔口出流均勻,使水從管孔流入坡地的灌水溝中。
5土壤網灌溉
此技術由奧地利發明。由一個埋在果樹根部的含半導體材料的玻璃纖維網為負極,一個埋在深層土壤中的由石墨、鐵、硅制成的板為正極。當果樹需水時,只要給該網通入電流,土壤深層的水便在電流的作用下,由正極流向負極,從而被果樹吸收利用。
我國水資源緊缺,如果能采用高效的節水灌溉和保水保墑措施,則有望增產增收,同時還能夠降低人工和后期維護的成本。
上一篇:引進葡萄滴灌技術實現產量質量提升 | 下一篇:詳解果園灌溉管理中各種果樹需水情況 |